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
孩子呕吐不能拖,必须及时就医!
发布日期:2019-10-16
浏览:3559次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孩子呕吐的情况。婴幼儿吐奶我们家长会觉得是由于过度饮奶导致,大一点的孩子呕吐我
们家长会觉得是受寒着凉或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导致。其实呕吐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孩子的病症不一样。家长切不可凭
借自身生活“常识”给孩子治疗,一定要将孩子及时送医就诊!
喷射性呕吐往往是由于孩子大脑压力太大造成,不是胃的问题。当呕吐物存在慢慢往嘴外溢出现象,可能是由于孩子
吃得太多导致胃的压力过大。呕吐还有可能是由于孩子咽喉部的呕吐刺激区受到刺激或者存在肠道炎症。因此找出孩
子呕吐的原因至关重要!
以下详细列举了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孩子呕吐原因,希望在家长对孩子的日常护理中有所帮助!
一、溢奶
新生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胃容量小,呈水平位,且胃的出口(下口)幽门括约肌紧,入口(上口)贲门括约肌
松,食道或胃内容物很容易逆流到口腔外,在宝宝吃得过快、吃得过饱、吞咽入大量空气或吃奶后兴奋运动时尤为常
见。
采取措施:
1、掌握喂奶的时间
乳汁的排空时间大约为2-4小时,过于频繁喂奶,胃内前一次的乳汁尚未消化完,会影响下一次的吃奶量,而且胃容
量扩张,会导致溢奶、吐奶的现象加重。此外,也不要等宝宝过度饥饿时才喂奶,容易吃得过多而发生吐奶。
2、调整喂奶的姿势
可以尝试让宝宝半卧位或竖抱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度,乳汁就容易通过胃的出口进入小肠。
3、给宝宝竖抱拍嗝
喂奶结束后,可以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肩膀上,妈妈用空心掌轻轻地扣拍宝宝的后背,帮助宝宝把吃奶时吞咽下去的空
气排出来。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吃奶姿势正确,通常不太容易吞咽下空气(所以说,吃奶后拍不出嗝也很正常,没
有必要一直拍嗝);奶瓶喂养的宝宝,可以在喂奶的过程中暂停拍嗝几次。
4、右侧卧位防误吸
吐奶并不可怕,但是误吸入呼吸道会发生窒息。右侧卧时,可增加肝脏血运,让胃内食物向肠道转运,从而促进消
化。
此外,在安静、轻松的环境中喂奶,避免噪音、强光等各种刺激;奶瓶喂养的宝宝要选择适合大小的奶嘴孔,奶嘴孔
过大出奶太快容易呛奶,奶嘴孔过小吸奶费劲容易吞咽下过多空气;喂奶以后不要立即逗宝宝玩耍。
吐奶也会是一些疾病的伴随症状
如果宝宝吐奶的同时,精神不好,吃奶不香,伴随腹胀、腹泻、哭闹等各种不舒服表现时,要考虑尽早就医。新生儿
腹膜炎、肠梗阻、肠套叠、肺炎、食道闭锁、肠道闭锁等都可表现为吐奶。此时就要就医了!
二、对某些食物过敏
如果孩子在吃某些食物后,短时间内出现呕吐的症状,那么可能是对这些食物过敏。
采取措施:
1、如果怀疑孩子食物过敏,需要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要明确过敏原,尽早回避。
2、除非医生建议提前添加辅食,否则孩子的辅食添加不要早于6月龄。
3、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是局部肿胀(眼睛、嘴唇、舌头或面部等),立即就医!
三、胃肠道感染
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引起婴儿呕吐的常见病因之一就是胃肠道感染。其中,病毒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原。
1、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引发“轮状病毒性胃肠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季腹泻”。孩子感染了这种病毒可能会“上吐下泻”,并伴有
发热的症状。
2、腺病毒
腺病毒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也可造成孩子胃肠炎,从而导致孩子呕吐。
3、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是引起成人及5岁以下儿童急性胃肠炎的常见
病毒,也可以导致孩子呕吐。
如果孩子是因为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呕吐,家长要坚持“少刺激、多观察”的护理原则。
1、孩子呕吐后2-3小时内不要进食、喝水,以使胃得到充分的休息。
2、如果禁食禁水后呕吐有所缓解,可以给孩子少量喂服补液盐。
3、如果孩子长时间拒绝进食,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诊断。
4、引起孩子胃肠道感染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并不提倡家长对孩子的疾病进行自诊自治。
四、晕车
小孩子在坐车时,也可能出现头晕、呕吐的现象。比如,当孩子缩在后座上,眼睛只能看见静止的前排椅背,这时候
孩子的内耳感受到了运动,而他的眼睛和关节却没有感受到运动,孩子大脑接收到了不一致的信息时,孩子就有可能
出现这种症状。
采取措施:
1、喂饱孩子:吃东西会刺激神经系统,能够安抚会令胃部作呕的那个部分,因此,不要因为怕吐就让孩子饿肚子坐
车。
2、给车子加满油:孩子对加油站的味道十分敏感,因此尽量不要在中途停在加油站。
3、走较直的路线:开车时绕来绕去或频繁停车、起步,都可能加重孩子呕吐。
4、增加休息频次:驾驶长距离时,尽量时常停下来休息一下,对缓解孩子的呕吐症状有好处。
5、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恶心”的感觉上,可以和孩子玩玩游戏,或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在
遥远的东西上,比如广告牌、建筑物等。
五、这几种情况需要马上就医
不管孩子年龄多大,一旦出现以下这些问题,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1、呕吐物中含有血液或胆汁:孩子的呕吐物中有较多的黄绿色胆汁,或者红色、深咖啡色、黑色的物质;
2、严重腹痛:此时需要注意的是,低龄孩子虽然疼,但可能无法很好表达,家长需要观察孩子是否有不爱动,出冷
汗,肚子一被碰触就迅速避开的情况;
3、严重而反复的呕吐;
4、腹胀,腹部隆起、变大;
5、疲乏无力或极其烦躁易怒;
6、出现中度至重度脱水:即孩子嘴唇和皮肤发干,哭时少或没有眼泪,2岁以内的孩子4-6小时没有排尿,2岁以上的
孩子6-8小时没有排尿;
7、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孩子一直处于隔几个小时就吐的状态,而且持续时间超过了24小时;
8、排血样便;
9、有1次超过39度的发热或有超过38.5度的发热超过3天;
10、有抽搐、行为异常,昏昏沉沉、嗜睡,反应差、前囟门隆起。
专家建议:呕吐只是一种表现症状,家长要寻找孩子呕吐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护理。如果孩子迟迟不见好
转,及时就医!